站在誠品新書發表的書架前,突然注意到這樣的書名
《那一天的選擇》
原來是《明日的記憶》作者荻原浩的另一篇小說,
拿起來翻了翻,封面上寫著:
如果那一天,在大銀行上班的伸郎沒有得罪上司,他不會去開計程車……
如果那一天,伸郎沒收到同學會通知,他也不會想起初戀情人惠美……
如果那一天,他沒有改變自己的做法,他更不會找到自己的好運氣……
如果那一天,沒有做那樣的選擇,人生會有什麼不一樣?
我還沒有深入去閱讀,看了簡介,了解故事大抵想要表達的主題,
人總是因為對現狀的不滿,而不知不覺陷入於為過去所作決定的懊悔之中
早知道當初就不要…現在就不會…
如果那時我選擇了做…也許現在就…
於是中年失業、受到妻兒冷落的主角伸郎,
開始去追尋以前所放棄的情人及夢想。
但重點是,即然對現狀不滿,應該著眼於改變現況,
回過頭去找尋以前所放棄的事物,
真的會比較好嗎…也許會,也許不會…
最終問題還是出在自己身上。
於是…荻原浩在書的後半,帶出了伸郎夢想破滅,拉回現實,
努力於計程車的工作上,走出了先前的陰影…
但人生不會就此停留在永遠的幸福快樂上,
下一個轉角會遇見什麼?
令人期待與好奇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為什麼會被書名所吸引
其實這跟我最近遇到的事情,讓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有關聯
其一,是有一位從我進公司就一直合作的客戶,
他在公司營運狀況最好,事業也達到巔峰時選擇離開。
另一件事情,就是Julia要離開我們,選擇到香港分公司去。
二件事所引發的主題雖然不同,
一個是工作與生活的取捨上,一個是感情上,
但共同點,都是他們勇敢地為自己的人生作了一個轉折性的選擇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Julia在6月時被派去香港交流三個月
在即將期滿返回之時,原本大夥想著等她回來,就可以解救我們於水火之中
沒想到,卻看到老板發出她決定轉去香港的e-mail
大家是一片震驚。
在她本人還未出面說明之前,
經過大夥一番分析,應該是她在那邊遇見喜歡的對象了…
當然,事後她也證實了這是主因
一向單純的她,也就這麼單純的願意為愛走天涯。
她先對台北提出了辭呈,然後才向香港表明要留下來的意願,
當然她也是考慮了實際面,
不論這段感情結果如何成功與否,能有機會去香港發展,對自己也是好的,
對一個在香港完全沒有親人的女孩子來說,要下這樣的決定,真的是需要很大的勇氣
於是我們就常開玩笑,那位香港同事,是讓她勇敢的男人
"就好比我看到好吃的食物眼睛會發亮一般,看到他我的眼睛就亮了"
對於追求美食不遺餘力的她,為自己下了這樣的註解
在捷克的旅途中,自然有許多聊心事的時候,
聽她說著作決定的過程,
想起自己也許是因為之前曾經受傷的經驗,
變得不敢輕易地表露自己,
因為害怕自己不夠好,害怕不被珍惜…
"你就想,難得遇見讓自己喜歡的人,說什麼都應該要勇往直前,頂多就跟現在一樣是一個人呀!Not thing to lose!"
她的勇敢,無形中也為我打了一道強心針。
於是在布拉格下雨的夜晚,在沒有地址的情形下,
我還是寫了那張明信片,帶回台灣問了地址才寄出去。
平實的文字,平實的寫下想說的事,
也許那樣的心意不被了解,
不論結果如何,
至少那一天,我開始選擇要真實地表達自己。
一這麼想,心裡就開闊踏實了許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