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發前從波希米亞訂票中心下載了整月份的演出資訊,
可以一次研究布拉格市內各音樂廳、戲劇院每天上演的節目,
在一連串的節目中,尋找著感興趣的表演,
像是國家劇院演出的芭蕾舞劇天鵝湖,
但因為並沒有事先訂票,
到了布拉格時幾乎買不到,
於是放棄到外表如珠寶盒般的國家戲劇院裡面欣賞天鵝湖的打算。
不過在節目清單中,另一個表演也吸引著我們,
便是莫札特生前最後所作的歌劇,魔笛。
魔笛的故事除了欣賞甘草人物捕鳥人所帶來的趣味效果、
主角為追求心中理想對象必須忍受層層人性考驗、
以及人性光明面最終可以抵抗權力的誘惑、自己內心的恐懼,
對人性豐富的隱喻劇情,
是它演出以來一直受歡迎的原因。
根據友人Clair的解說,
莫札特所譜寫的歌劇,對於女高音的演唱者相當具有挑戰性,
而且難度一次比一次高,
因此歌劇魔笛的最高潮,
是劇中人物夜后因憤怒所唱出的詠嘆調,
也就是交響情人夢裡面,千秋的前女友彩子第一次出場時所唱的那一段,
這聽來毛骨聳然的花腔女高音,
可說是人聲表現的極緻。
在Yutube找到這段著名的詠嘆調,
表面受害但實際上是大反派的夜后,
威脅善良的女兒去刺殺祭司薩拉斯托,
如此她才得以恢復力量,
讓黑暗籠罩大地。
而上演歌劇魔笛的場所,提爾戲劇院,
正是布拉格第一座歌劇院,
莫札特曾在此親自指揮歌劇唐喬凡尼的首映,
主要由布拉格的德裔貴族所贊助建造,
自1783完成以來,
一直以演出歌劇及芭蕾舞劇為主,
建築物本身雖然年歲以高,
卻依舊維持著淡綠色的氣質外表。
(美麗的戲劇院)
購票地點就在緊鄰戲劇院的納布利科皮艾街Na Prikope,
剛拿到票時也不知座位是被排到那邊,
直到進了大廳,在工作人員的指示下,
才知道我們三人是被安排到包廂,
加上劇院本身華麗的內裝,
像是置身在18、19世紀的電影場景裡頭。
(位於三樓的三人座包廂)
(在舞台前的樂團)
(亮麗的內裝)
(樓上也坐滿觀眾)
(表演結束,謝幕)
以德語演出的歌劇,在舞台上方有英語字幕輔助,
不過仍然有些理解上的困難,
但這樣的經驗很特別,
散場時,走在冷涼的布拉格街頭,
腦海裡還留著樂音,
心中則像是剛吸了水的海棉,
飽飽的。
小筆記:
提爾戲劇院,http://www.bohemiaticket.cz/WBS/ang/estates_theatre.php
又名史塔夫斯凱劇場 Stavovske Divadlo(Stavovske有貴族之意)
目前屬國家劇院的一部份。
波希米亞訂票中心,
可查詢演出各廳院的表演節目http://www.bohemiaticket.cz/WBS/ang/programme.php